烟台500L 容积的跑道式藻类光生物反应器,其跑道的长度、宽度、水深需设计为多少比例,才能兼顾混合效率与光利用效率?
2025-10-17
来自:
烟台高新区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
浏览次数:23
在烟台地区设计 500L 容积的跑道式藻类光生物反应器时,需综合考虑光照条件、混合效率及光利用效率。结合行业经验与研究数据,以下参数可作为优化参考:
水深选择跑道池水深直接影响光穿透性与混合能耗。根据开放式跑道池的典型设计,建议水深控制在20-30cm。烟台地区光照充足(年均日照约 2400 小时),较浅的水深可确保光能充分穿透至藻液底部,避免底层细胞因光照不足而沉降。例如,25cm 水深既能维持较高的光利用效率,又能减少搅拌能耗。
长宽比优化跑道池的长度与宽度比例需平衡流体流动与占地面积。专利文献提出圆环形跑道的中心线长度与宽度比为 10:1,但实际应用中,500L 规模更适合5:1 至 8:1的比例。例如,若宽度设计为 0.5m,则长度可设为 2.5-4m,总容积约为 2.5m×0.5m×0.25m=0.3125m³(312.5L),需通过增加重复流道或调整尺寸达到 500L。这种比例可使藻液在搅拌桨驱动下形成稳定环流,减少弯道死区。
流道宽度与高度
导流板布局在弯道处设置圆弧导流板(弧度 180°)可显著改善混合效率。导流板间距与弯道半径匹配(如弯道半径 0.8-1.2m),并通过支撑架固定以避免变形。研究表明,交错挡板结构可使垂直方向流速提升 38%-48%,缩短光暗循环周期,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。
搅拌系统设计采用变速电机驱动搅拌桨,维持藻液流速在10-20cm/s。烟台地区风力资源丰富,可结合风能辅助混合(如在流道上方安装风动叶片),进一步降低能耗。搅拌桨位置应靠近导流板入口,以增强弯道处的流体扰动。
材料与透光性侧壁建议采用食品级 PVC 格网布或透明亚克力板,透光率需>85%。烟台冬季气温较低(年均温 12℃),可考虑在池体外部加装保温层(如聚乙烯泡沫),减少温度波动对藻细胞的影响。
光照调控烟台夏季光照强度较高(约 2000μmol/m²/s),需通过遮阳网(遮光率 30%-50%)避免光抑制;冬季则可移除遮阳网,并补充 LED 光源(如红光:蓝光 = 2:1,光强 50-100μmol/m²/s),延长有效光照时间。
温度管理跑道池可设计为半地下式(埋深 0.3m),利用土壤恒温特性稳定水温。夏季通过喷淋系统降温,冬季则通过循环热水管路(如地源热泵)维持温度在 25-30℃,确保微藻(如小球藻)的生长环境。
流体模拟采用 CFD 软件(如 ANSYS Fluent)模拟流场分布,优化导流板角度(建议与流向夹角 30°-45°)及搅拌桨转速,确保湍动能与涡量分布均匀。
中试测试初始可按 5:1 长宽比(如长 3m× 宽 0.6m× 深 0.25m,容积 450L)搭建原型,通过监测藻细胞密度(OD680)与光合效率(如 O₂释放速率)调整参数。若混合不足,可增加导流板数量或减小流道宽度;若光抑制明显,则需降低水深或调整光照强度。